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21.8万亿;个别银行普惠小微贷款未达标被约谈|普惠金融周报(7.11-ag8九游会

2022年07月17日 11:55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李愿
21世纪金融研究院出品

普惠金融周报(7.11-7.15) 21世纪金融研究院出品 

【政策与监管】

央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8%

7月13日,央行介绍202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时披露,截至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8%,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2.6个百分点。普惠小微授信户数为5239万户,同比增长36.8%。总体来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普惠小微贷款继续保持“量增、面扩、价降”。5月份,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是5.19%,环比又下降5个基点。>>(央行)

银保监会:受疫情影响制造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给予倾斜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制造业2022年底前到期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倾斜,适当放宽延期期限。用好普惠小微贷款增量奖励、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缓解制造业小微企业流动性资金困难。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优惠、制定差异化利率定价权限等措施,积极向制造业企业合理让利。>>(银保监会)

银保监会:互联网贷款要在助力市场主体纾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提出,要立足自身定位精准研发互联网贷款产品,增加和完善产品供给,提高贷款响应率,优化贷款流程,充分发挥互联网贷款在助力市场主体纾困、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优化消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银保监会)

银保监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77万亿

7月14日,银保监会举行通气会介绍,截至6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84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77万亿元,同比增速22.64%,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1.69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户数3681.33万户,同比增加710.02万户。上半年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35%,较2021年全年下降0.35个百分点。>>[详细](21世纪经济报道)

【地方动态】

河北:加大对小微等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河北银保监局加大考核力度,进一步压实小微信贷投放责任,推动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开展服务小微、民营企业的专项活动,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等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企稳恢复的金融支持。切实发挥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指挥棒作用,围绕做好“三夏”金融服务专门印发通知,开展金融支持种业振兴调研,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加快完善涉农产品体系,加快实现金融服务下沉。>>(河北银保监局)

四川:约谈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占比未达平均水平城商行

四川银保监局指导法人城商行做好普惠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对2021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占比未达到全国城商行平均水平的城商行开展专题约谈,督促相关城商行提高政治站位,端正思想认识,加大投放力度,进一步做好普惠小微金融服务。强对城商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投放的统计监测,要求各城商行制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投放计划,按月跟踪分析余额、增速、占比等指标信息,重点关注未按期落实信贷计划、未能实现“两增”目标的城商行,及时做好窗口指导并采取监管措施。>>(四川银保监局)

河南:进一步加强稳外贸金融服务

河南银保监局发布《进一步加强稳外贸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各银行机构要根据风险管控要求和企业经营实际,满足外贸企业合理资金需求,对基本面较好,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遇到困难的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建立临时救助机制,不盲目惜贷、抽贷、断贷、压贷,保持外贸领域信贷供给总量稳定增长。辖内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要规范小微企业转贷业务模式,稳步加大对外贸企业转贷款投放力度,其中进出口银行要用好外贸产业专项信贷额度,持续加大外贸产业贷款投放力度,精准支持外贸领域发展。>>(河南银保监局)

湖南: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计划完成率达57.6%

湖南银保监局局长向恒介绍称,一季度,湖南省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9.8%,信贷计划完成率达57.6%,有贷户数增加9.3万户,年化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31个百分点。出台全面服务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组织银行单列涉农信贷计划,促进农险扩面增品提标,一季度涉农贷款余额增加1013亿元,县域存贷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至70.2%,农险赔付6.5亿元。>>(银保监会)

广西:推动辖区股份行全力支持抗疫纾困稳经济

广西银保监局推动辖区股份制商业银行全力支持抗疫纾困稳经济,支持机构进出口外贸、开发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随借随贷等无缝衔接续贷业务产品落地,缓解企业资金流紧张问题;引导机构对接“信易贷”平台,推动“政、银、企”信息互通,依托平台中小微企业信用“全景画像”为企业提供纯信用、无抵押、无担保、有贴息、有风险补偿的创新金融产品,截至5月末,辖区股份制银行支持产业链核心企业909家,资金支持1104.76亿元。>>(广西银保监局)

青海: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行业企业金融服务

广西银保监局要求银行机构落实不良贷款容忍度政策,在内部考核中明确区分不良贷款容忍度与贷款质量管理目标。健全小微企业贷款授信尽职免责制度,适当提高免责和减责比例,优化评价指标体系,降低或取消对小微业务条线存款、利润、中间业务等考核要求。落实好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期还本付息、续贷、展期等纾困措施,支持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困难行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青海银保监局)

新疆:引金融活水构建服务实体经济大格局

截至6月末,新疆银行业资产总额3.96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2.78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78万亿元,较2012年末分别增长132.84%、124.92%、225.07%。截至6月末,辖区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18%,较5月份的1.23%有进一步好转,保持在合理水平。>>(新疆银保监局)

【机构信息】

开发银行:承办的助学贷款开始办理

国家开发银行承办的2022年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从今天(7月15日)起开始受理,学生可登陆学生在线系统申请(https://sls.cdb.com.cn),也可拨打95593客服电话咨询。开发银行坚持不设贷款总人数和总规模上限,足额保障贷款资金规模,全力满足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贷款需求,预计将发放助学贷款近400亿元,惠及45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发银行)

农发行:下半年要完成9000亿元信贷净增任务

7月14日,农业发展银行召开2022年年中工作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上半年累放贷款1.4万亿元,同比多投放2198亿元,6月末贷款余额7.37万亿元。全行上下要紧紧围绕信贷净增目标任务,按照“投放要到位,结构要优化,重点要突出,风险要防住”的要求,切实抓好下半年业务经营各项重点工作。要高质量完成9000亿元信贷净增任务,坚决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在坚持不懈服务乡村振兴六大领域的同时,突出支持水利建设、农村路网建设、耕地保护建设、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清洁能源发展和国家储备林建设。>>(农业发展银行)

进出口银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助力外贸小微企业发展

进出口银行在深入业务一线和外贸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业务特色,制定《中国进出口银行通过服贸平台服务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避险工作方案》,通过外贸服务综合企业平台批量为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汇率服务,并安排浙江、江苏、厦门三家分行作为试点单位,梳理业务流程,探索合作模式。6月以来,3家试点分行积极对接域内服贸平台客户,完成了从客户调研到交易落地的全部流程。客户通过进出口银行网银平台以成本价累计完成代客汇率交易超600万美元,在获得便利金融服务的同时,有效减少了财务负担。>>(进出口银行)

工商银行:“一增一降”有效支持制造业发展

今年以来,银行信贷资源更多地流向了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工商银行制造业贷款从年初的2.16万亿元增长到目前的2.7万亿元,增量超5000亿元。前五个月工商银行制造业贷款的增量是去年同期增量的4.5倍,创历史最高水平。量增的同时,贷款利率持续降低,1至5月,新发放制造业贷款利率比上年下降29个基点。6月份以来又下降了7个基点,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衍生业务提供优惠报价

建设银行近日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稳外贸”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实施意见》,推出四大方面十五条措施,旨在强化外贸金融服务保障,助力我国外贸平稳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对外贸企业的资金需求予以充分保障,对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重点区域进一步加大投放力度。进一步降低外贸企业融资成本,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衍生业务提供优惠报价,加大对因疫情暂时遇困外贸企业服务收费的优惠减免力度。>>(建设银行)

农业银行:未来五年,每年计划投放水利贷款不低于1200亿

近日,农业银行与水利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大商业性金融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十三五”以来的六年间,农业银行累计发放水利贷款5565亿元,今年上半年累计投放水利贷款641亿元,6月末水利贷款余额4283亿元,位居各商业银行首位。未来五年,农业银行每年计划投放水利贷款不低于1200亿元。>>(农业银行)

农业银行:下半年要保持普惠贷款稳定增长

7月15日,农业银行2022年年中党建和经营工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上半年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成效,业务经营实现多重压力下的“稳”、高基数基础上的“进”。下半年要全力做好稳经济惠民生金融服务,为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进区间作出贡献。要持续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质效,加大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落实落细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着力做好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保持普惠贷款稳定增长,积极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市场主体纾困,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困的企业,应贷尽贷、应延尽延、应减尽减,扛起国有大行服务“稳增长”的责任担当。>>(农业银行)

兴业银行:已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突破1500亿

作为平台建设运营方,兴业银行依托福建金服云平台,将大数据持续转化为生产力,广引金融活水,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精准的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已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突破1500亿元,解决了36000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43800多笔贷款资金的燃眉之急。同时银行还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开发了具有“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上放款、随借随还”特点的“快易贷”“合同贷”“e票贷”等线上融资产品,为政府采购、供应链上下游、银税互动等不同场景下的小微企业提供全流程的线上融资服务。>>(中国银协)

【养老】

国民养老首支养老年金产品正式发售

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民养老”)成立后的首支产品正式发售,该产品也是《关于规范和促进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的通知》发布后国民养老的首支养老年金产品,目前该产品已经在北京银行、招商银行app展示。国民养老表示,将积极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推进突出养老属性的创新型商业养老金融产品的研发,该公司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等养老属性突出的系列产品也正在积极准备中。>>[详细](21世纪经济报道)

工商银行:企业年金受托管理规模超过2000亿

近年来,工商银行积极推进养老金业务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企业年金业务全牌照等优势,以养老金服务场景和数字生态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打造数字化模式下的养老金服务新生态。截至2022年一季度,工行企业年金受托管理规模超过2000亿元,位居银行业第一,账户管理规模、托管资产规模稳居市场首位,投资管理规模居于基金系年金投管机构领先地位。个人客户可灵活选择线上或线下渠道办理个人养老金业务,无论是否工行资金客户,均可通过银行卡或手机验证码等方式实现年金查询、养老理财产品申购等操作,享受便捷的养老金自助服务。>>(工商银行)

网站地图